懿路村地理位置重要,大多數時段內,皆為鐵嶺南部的政治、經濟中心,自古繁華,居民眾多,因此在其村落范圍內有著眾多的廟宇。據村中故老相傳,就有關帝廟、龍王廟、瘟神廟、子孫娘娘廟等十余座寺廟。董國祥編撰的康熙版《鐵嶺縣志》中,記載了懿路村的祠廟六處,分別為地藏寺、永興寺、慈胤庵、上帝廟、城隍廟、子孫圣母廟、瘟神廟。永興寺是懿路著名的寺廟,《鐵嶺縣志》中留下了如下記載:“寺建縣治西南六十里懿路城,明洪武初創建,萬歷四年岳惠住王公沛重修,崇德八年(1643),太宗皇帝敕銀四十兩,山門一間,佛殿三間,僧舍俱備。由此可知,永興寺初建于明洪武年間(1368-1398年),萬歷四年(1576)重修,崇德八年(1643)清太宗皇太極敕銀四十兩,使得永興寺漸具規模永興寺在“文革”期間被拆毀,寺中佛像亦被砸碎,存在了六百多年的古寺毀于一旦。永興寺雖已被毀,但因其存在了六百多年,在民間的影響巨大。為適應民間信眾的需求,2008年11月25日,根據鐵嶺市宗教事務局批復的《關于建立新臺子鎮懿路村念佛堂的請示》,永興寺進行了修建,其中包括念佛堂(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)、大雄寶殿、寄骨祠等多個宗教用途的建筑,整個寺廟占地面積為600平方米。在永興寺東北曾有古寺子孫圣母廟即民間俗稱的“娘娘廟”,其旁邊又有蟒仙洞,皆為永興寺的一部分。